市城管局2023年重点工作落实情况报告
一、牢记初心使命,党建引领有高度。一是抓牢政治建设。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通过举办主题教育读书班、党务干部培训班和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三会一课”、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提高学习效果,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和问题排查,提升主题教育效果。围绕“五大”要求、“六破六立”开展大讨论,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压实意识形态两个责任,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政治意识。二是抓实组织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优化基层党组织班子配备,激励年轻干部干事创业。建立健全局领导班子成员基层联系点制度,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过好双重组织生活。严格党员发展程序,严把政治关,确定入党积极分子2名、发展对象5名,1名预备党员按期转正。三是抓严廉政建设。组织开展清廉机关建设活动,全力配合市委巡察回头看和城市绿化工程专项巡察、专项审计调查工作。建立“五要件”清单闭环式抓落实机制,将89项重点工作纳入清单化管理,跟踪督导。常态化开展督查检查,印发督查通报17期。强化监督执纪,组织函询3人、谈话提醒2人、立案调查3人,党纪政纪处分9人,发出监察建议1次。四是抓好工青妇建设。强化党建引领,落实以党建带群建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举办丰富多彩活动,荣获“市直机关创建模范机关先进单位”、“六安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以“沈贤军党员突击队”为标杆打造“多彩城市马甲”党建品牌,市淠河综合管理处、市园林处创建首批市直机关工委先锋微课堂党员教育基地,自7月授牌以来,共接待全市60批次,上千名党员参加活动。
二、秉持工匠精神,精细管理有深度。一是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推进一、二期项目实施,逐步将城区供排水存量项目、新建项目交由三峡水管家公司建设运维管理,强化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日常监管,倒逼三峡水管家公司完善制度、高效运行。一、二期累计完成投资61.24亿元。六安市长江大保护建设项目包括市城区水环境(厂-网-河)一体化综合治理PPP项目(一期)、市城区供排水一体化特许经营项目(二期),项目总投资85.13亿元,其中一期49.84亿元,施工建设形象进度率为94%,二期35.29亿元,施工建设形象进度率为62%。二是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依法规范处置飞灰,实行飞灰外运处置,截至目前,已累计处理飞灰及其固化物5408.46吨;推进县区垃圾处理项目建设,舒城县生活垃圾焚烧项目、金寨县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已投入运行;开展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规范化整治,完成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环保问题销号。推动实现城市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全市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厂5座,实现市区及所辖四县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全覆盖,全市焚烧处理能力达3400吨/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市城区垃圾分类投放点已由1820处合并为945处,覆盖341个小区,新建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投放点530处,实现城区小区全覆盖。开放市、县级生活垃圾分类宣教中心6处,接待参观人员上万人次;厨余垃圾收运量稳步提升至140吨/日,市城区日收集处理餐厨垃圾约120吨,厨余垃圾处理比例达14.8%以上。三是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管养。完成人行道维修37668.58平方米、沥青路面维修41682.94平方米,完成对城区76座桥梁的安全检测与保养,维修灯具148盏,更换灯具6415盏,维修电缆1381处,更换电缆9378米;整治市政照明飞线15处1055米;推进停车设施建设,完成《六安城区停车国土空间专项规划》专家评审,2023年新建公共停车场2处、新增泊位256个,在11处公共停车场配套建设充电桩96个、配建换电站1处,截至目前已完成新增停车泊位29976个,完成目标任务107.06%。四是加强园林绿化建设管养。出台《六安市城市绿化条例》《六安市城镇园林绿化导则》,实施园林绿化品质提升行动,加快城市公园绿化活动场地建设,赓续公园95万平方米可实施区域完成施工建设并向市民开放,将700—6000平方米面积不等的若干个城市袖珍场地变成市民休闲的公共场所,改造建成绽放公园、桂花公园等5个“口袋公园”。截至目前,建成区绿地率40.75%,绿化覆盖率45.6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18㎡/人,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91.92%,城市绿道服务半径覆盖率达73.61%,实现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宜居目标。
三、践行法治精神,依法执法有力度。一是推进市容分级分类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市容分级分类管理,规范管理临时摊点群,推进乱停乱放、乱扔乱排、乱晒乱挂、乱涂乱画、乱搭乱建等“十乱”综合治理,累计拆除书报亭71个、违规楼顶户外广告设施6333.5㎡,规范临时摊点26541处、出店经营26071处、乱停放车辆34012辆。二是推进违建管控智能化。利用无人机航拍系统重点打击违法建设行为,累计交办疑似违建图斑核查任务518处67571.11㎡;通过区局现场核查和市局现场复查,发现涉嫌违建117处12785.35㎡,已拆除88处,13423.86㎡。全市累计拆除存量违法建设141处6472.28㎡,拆除新增(在建)违法建设155处11564.56㎡。今年以来对金丰家园等16件违法建设案件进行查处,收缴罚没款134余万元。三是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印发《六安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2023年版)》,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为。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创新建立法制员制度,设立案件审理委员会,落实集体讨论制度,确保执法程序合法、规范严格。印发《在城市管理执法中推行柔性执法规范执法行为的意见》,推行柔性规范执法。印发《六安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执法文书文本》,对59项执法文书重新调整、制作。优化更新执法办案系统,提高执法办案效果。共计办理行政处罚案件68件。四是推进执法队伍规范化。实施城管执法队伍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行动,对局机关及各执法机构办公场所进行统一规范设计,执法队伍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提升执法队伍形象。以行政执法队伍为主体,面向全市城管系统,抓综合培训,年度累计培训人员500名,占全市城管队伍的50%。结合行业特点和工作实际开展全市城管系统行政执法人员职业技能竞赛,同步总结部署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相关工作,稳步推进执法系统全面建设。
四、涵养为民情怀,为民服务有温度。一是持续优化物业管理服务。推进“皖美红色物业”建设,全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小区(网格)党组织已完成全覆盖,居全省第一方阵;业委会(含物管会)组建率提升至99.56%,物业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实施物业管理提升行动,在全省开创性开展“两评价两审计”工作,已对422个小区业主委员会履职情况进行了评议,对234个小区业主委员会开展了审计;对478个小区物业服务企业收取的公共收益进行了年度审计,并依法进行了公开公示。我市物业管理领域三季度信访量由去年的179件下降为48件,同比下降73.18%。加大专项维修资金使用力度,优化表决范围,截止2023年10月,市本级专项维修资金已列支925.3万元,比2022年增加62.05%。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开展行政许可事项“双减”行动,24项事项办结时限同比长三角地区最优值由9项增至20项,最优占比由37%提至83%,平均办理时限为1.29个工作日,申请材料数最优值由4项增至12项,最优占比由16%提至50%,平均申请材料数为1.95份。集中动态调整实施清单6批次629个要素。今年以来,窗口共办理审批业务901件,生成电子证照133份,按期办结率100%,满意率100%。及时准确向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送“双公示”行政许可信息371条,通过“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收到办件各流程环节共计1022次有效评价,好评率100%。三是持续优化群众诉求办理机制。压实各类群众诉求渠道办理责任,压缩办理时间,提高办理效果,累计办理省信访平台转送信访事项19件次,办结国务院“互联网+督查”交办事项16件,办结省党委系统留言办理平台省委书记留言事项4件、市委书记留言事项3件、市“重畅决”平台群众诉求事项105件、12345市长热线平台2454件、市长信箱117件、政府网站81件,其中8件入选市《“重畅决”群众诉求办理范例》,5件被市电视台“重畅决+民声呼应在行动”栏目采编报道。智慧城管系统受理各类城市管理事部件问题88556件,立案80937件,已结案80829件,结案率99.87%。四是持续强化城市安全保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累计开展安全生产督查检查22次。建立健全防汛抗旱和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应急预案,利用智慧城管平台搭建应急指挥系统,组建22支抢险小分队共862人,提前储备应急物资,组织开展应急演练3次,成功应对了今年多轮次恶劣天气侵袭。开展城区管道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对城区燃气场站、用户燃气设施和燃气管网进行持续排查,加强水气服务保障,推行水气服务线上办理,累计完成供水8513万吨、燃气14278.2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