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管局2024年4季度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浏览次数:121信息来源:市城管局发布时间:2024-12-20 15:31
字号:

1.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抓好垃圾分类组织动员和宣传教育。按照《2024年六安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方案》,开展“垃圾去哪了”“垃圾分类、你我同行”、垃圾分类普法等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市垃圾分类宣教中心宣教作用,月平均接待团体参观6-7次,月参观超500人次。认真落实分类考核评估制度。及时调整六安市生活垃圾分类评估任务清单,启用六安市生活垃圾分类评估在线填报系统,提高生活垃圾分类考核评估工作效率。持续开展第三方评估考核工作。按季度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第三方实地评估考核,针对居民小区、公共机构、经营区域和公共场所垃圾分类设施情况、市民分类投放情况、宣传情况进行评估。

责任科室:市容环境管理科

2.扎实开展建筑垃圾管理专项整治行动。牵头编制发布了《六安市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2024-3025)》,各县工作规划编制工作,计划于2024年年底前完成。牵头联合市住建局等8个部门制定了《六安市建筑垃圾管理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累计排查建筑垃圾非法堆放点、建筑垃圾运输过程中抛撒滴漏等问题202个,均已完成整改。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建筑垃圾违规处置、违规倾倒线索的公告》,面向社会公开征求线索,收到并处理群众提供的线索5件,均已处理到位;全市城市管理部门持续加强建筑垃圾运输处置违法工作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运输处置建筑垃圾的行为,达到“整治一处,震慑一片”的效果,定期发布建筑垃圾违规处置通报。2024年以来,累计办理案件35起,罚款6.48万元。

责任科室:市容环境管理科

3.“皖美红色物业”建设目标全面完成。全市682个住宅小区实现了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含物业管理委员会)、物业服务3个全覆盖。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小区(网格)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稳定运转,小区治理合力有效提升。物业服务费收缴率从2022年的55%提高到目前的82%。今年获省厅推报部级“美好家园”小区1个、省级“美好家园”小区1个、培育省级“皖美红色物业”示范小区3个、市级“皖美红色物业”示范小区15个。举办六安市物业管理行业第四届岗位技能大赛,全市28家物业服务企业、300余名物业从业人员同场竞技。

责任单位:市物业管理指导中心

4.巩固城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采取岸上岸下同步治理的模式,动态监测水质。开展河道水质抽检,污水处理厂水质检测,增加生态补水,通过淠河干渠补水和利用水质净化厂尾水补水相结合的方式,保证河道水体生态补水基流,改善河道水体循环。目前我市城区河道水体年生态补水水量可达1700万m³,基本满足河道水体补水需求。三家运维单位(共计150名运维人员)开展常态化水体卫生保洁、岸坡绿化养护。我处主要履行巡查督查任务,与三区城管执法大队建立了联合巡查查处机制,共开展行动9次。在六安三峡水务公司提供技术协助下,对新建的雨污水设施设备严把审图、验收、备案,移交,严守源头关。在今年省级环保督察、中央级环保督察中,城区涉水实现“零”投诉。

责任单位:市给排水管理中心

5.加快推进运管服平台建设。以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为目标,围绕应用体系、数据体系、管理体系、基础环境四个方面内容进行建设,纵向通过电子政务外网与住建部、省级、县级平台实现数据对接;横向整合共享市本级城市运行管理领域相关部门、社会服务单位的数据资源。目前已完成城管系统内环卫、市政、园林、执法办案、广告、渣土、路灯、停车、节水、物业管理等数据资源整合,对接“城市大脑”“城市生命线”“雪亮工程”“皖事通”及行政审批等业务平台相关数据,并与部委、省厅、各县区平台联网和数据对接,基本实现了省市县三级平台的数据互联互通。同时完成了主城区417公里道路的户外广告专项普查,共录入户外广告数据37129条;完成120平方公里513059件城市部件普查。实现了多行业数据交汇、统一调度、一网协同。目前系统功能已开发完毕并部署至市一体化平台,正在进行试运行。

责任单位:市监督指挥中心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